TEO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TEMPLUM刚刚花费精力完成了对存储系统的优化,立马就做出了迁址的决定,这意味着新一轮的推倒重来。
  这个决定是为了TEMPLUM得到更加合理的发展,但所带来的未知使人本能的产生恐惧。我因此在这一期间变得非常的焦虑,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错误决策,闭站时间来到了9天,直到最近才完成网站重新上线和媒体的换源。
  再一次的走出来,意识到一份过分的保守,并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书此之的,是希望能引以为戒。TEMPLUM不应该是保守的,她应该永远有一部分处于尝试中。
TEO
  最近开始正式整理《田氏一家言》的相关资料,在看到前人的评语时,又突然想起很久之前自己初见这些书的一些想法:用来解释前人评语所说的种种情况。这里作为感受的记录提一下,随着学习的深入,相关观点可能会发生变化,后期93rd Street会正式更新相关内容。
  面对汉文化的流入,容美土司开始摆脱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历史。对于容美土司来说,汉文化就是先进文化,但毕竟是面对一种新的文化的到来,消化吸收需要时间,加上地方方言,韵书的传播问题,于是出现了部分诗作难以合韵的情况。(我一直觉得对于地域少数民族诗歌除了将其与“中原正统”比较外,更应观察其方言韵的使用情况,如同离骚中的楚地方言一样,挖掘这一大框架下有规律可循的民族特色。这里可以参照龙场民诗稿,我试着做出了一些尝试。)
  同时,土司诗歌中似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自卑”之感。在窥见汉文化之后,新奇之余,这种大山般的内敛一直出现在土司诗歌的创作之中。
  诗歌说到底是对文字的驾驭,在历史上诸多诗人的创作后期对文字的表现力开始了然于胸。倾向于情感的本质,于是在形式上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
  然而技法的熟成是需要相当长的周期的,那么在熟成之前,诸多诗人开始用技法的堆砌,来表现对自身诗歌技法的掌握。这种堆砌与返璞归真之“真”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同样属于诗歌周期的阶段,这一周期无论是在地域诗歌还是个人诗歌创作都同样适用,由青年之“气”到老者的“浑圆”。
  容美土司诗歌正属于前者的萌芽阶段,或许正是因为我所说的那份“自卑”,容美土司诗歌创作的这一阶段显得十分焦急。急切地想表达对这份新文化的接受,于是出现了田九龄诗中用典堆砌过多而致使意境破碎的问题。这种急切的对中原文化的靠拢,在开放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于是唱酬诗占比偏重,急于发挥诗歌之用,使容美土司题材上具有一定的局限,部分诗歌中也表现出奉承过度的现象。
  向山外打望,靠拢,是容美土司诗歌的一个发展阶段。意境圆融,返璞归真,固然好,但前面如果没有萌芽,技法的运用碓砌阶段一步步铺垫过渡,单单靠这一个“真”的“馒头”,是喂不饱诗歌创作的。
  倘若拉长容美土司诗歌的生存发展周期,我相信其一定会由向山外打望,到携着诗歌的写作技巧回到山的本身。从而弥补容美土司诗歌体现自身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题材较少的局限。但无法阻挡的是,容美土司开始走向没落,容美土司诗歌创作未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周期,未能留下关于地域特色的描写,这是极为可惜的。
  关于容美土司文化的学习是一个极其庞杂的过程,以上是编者初见这批资料的一些想法,难免会一叶障目,观点的正确与否,需要不断的在实际内容中反复验证,正式的内容会在进一步深入了解后推出,讹误之处,还望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
TEO
  曾听过一个特别有趣的观点,于阅读,并不总是为了学习到新的知识,有时只是为了给已有的知识命个名。在后来的经历中,不止一次有过类似的感受,深其原因,书籍是历代人们经验的积累。这就像诗意一样,走过的车辙,后人又会来过。作家离去,其写作便会归于人类文明的财产,上面记载着人类这一物种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次次的思维闪动。九百多年前,《秋声赋》写下,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面对文章,这种隔时空而话的感受,使无数前人为之慨叹,有感于斯文。这种震撼的普遍性,诞出了赋得诗体。专门用于叙述自身读书时的所感所想。
  与其相类似,TEMPLUM将会新增内容专题:书签(暂定名),意在用较小的篇幅,聊一聊编者对于不同书籍的阅读感受,一些思考;聊一聊装订版本,出版社,为购书做出一点点的建议。探索新的思想内容。
  随着DeepSeek等人工智能的发展普及,一些程式化文本的写就,已可以交由她来处理,从而将人们从惯式桎梏解救出来。但阅读本身所带来的那一瞬的触动是无法比拟的。保持思索,其背后是一种厚重的人文深度。
  
       图:Michael Kenna,英国著名风景摄影师
TEO
  近些时候我们完成了全站技术升级所带来的媒体第3次换源。在这次换源中,我们终于能够启用了光年存储系统(LY-STORAGE),无论是今后的图片视频媒体的质量还是网站访问速度,都会在新存储系统的支持下,得到了质的飞跃,Essay也因此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出色的体验。
TEO
  我一直觉得对称的理念贯彻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器物也好,绘画,连成语都这样,比如有背井离乡就有衣锦还乡。无论是从成话的总结,两个成语的连用,都反映着一种思想倾向。
  背井离乡这个意象的主体基调是苦的,但衣锦还乡,这个对称面的诞生,使整个画面诞出了一丝暖意,从而使整个色调得到了缓和。这种自文化根里所产生的和谐,是中国本土文学创作的一大养料。类似两极相生,阴阳调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文化精神的对称,使中国人有着一种骨子里的坚韧。
                                                                                                                                                                                                                                                                   图片来源于网络
TEO
  今天修稿一直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随着稿件的结束,为期十几天的紧张工作节奏开始告一段落。对于 TEMPLUM 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已做出诸多规划,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便是着手建立一套完整的 SPO「标准化作业流程」,在资源更为集中后,尝试建立内部的白皮书。在做出相关决策时,我总会写一些分析小报告,来确定其方向的正确性:
  诚然白皮书非常繁琐,但如果我们不尽早总结并制定内部的SPO进而推进至技术白皮书,那么我们之前在基础建设浪费的时间在未来依旧会被浪费掉,时间成本不会因为基础建设阶段的结束而有任何的削减。这会严重滞后我们在下一阶段的发展。或者换种说法,如果没有SPO或技术白皮书,我们永远无法跳脱基础建设阶段,我们永远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放在基础建设上。白皮书或SPO是体系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迈入下一阶段的保障。
  如上,我认为SPO和数据储存方案一样,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最近我注意到了关于Essay中,帖子段首缩进的规范性问题,因为网站有部分是偏向文学,所以刚开始是按照文章的规范来做,保持两位空格。但是在移动端的阅读中,我发现两位空格在移动屏幕的尺寸之下,排版效果不佳,于是采用了保持缩进,减小空格的方案,有的放弃缩进。但是在今天,我偶然间发现,两位空格在电脑端的表现效果是佳的,更适合阅读。这个问题体现出规范化的重要性,我相信在不久后我们会优化掉这个问题,保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TEO
  在一月份总结更新Record时,我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内容板块的更新「即上线93rd Street」,是否值得写在Record中,最终说服我的念头是这样的:
  在2024年临末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就开始慢慢强调开展内容构建的时机已经成熟,2025年也确定以内容为发展的总方向。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的基础渐渐完善,那么在接下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会永远有那么多的基础建设,基础是我们起步所不可避免的,但是当完成后,每个成熟的体系都一样,内容才是我们体现价值的地方,2025年以及未来,内容必然会占据主位,这才是Record的发展趋势。
  关于93rd Street,灵感来自于The Grand Tour「伟大的旅程」的Conversatin Street环节,国内的一些熟肉将它翻译为侃山街,我认为这足够的信达雅,传达出一种幽默风趣,放松的氛围,和这个环节的风格很贴。2024年,TGT最后一集播出,节目彻底画上句号。我很喜欢这个节目,从三溅客的Top Gear「最高档」开始。我想,以Street来命名环节,是因为节目的汽车文化,鼹鼠可以非常优雅说出“让我们驶入侃山街”。而我们最终确定以Street来命名内容板块,同样是想该板块可以幽默风趣地带来一些新的内容更新。这么一个板块的出现,弥补了内容板块功能的空缺,解决Works呆板,Essay长文章又阅读体验不佳的问题。
  在2025年新的开始,我们已经做出了很多关于内容上的优化,比如更新了About的页面,采用了一种新的风格,去掉了原有的沉闷。有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色的创意,就像这篇随笔的展开键,便是用到了洛神珠,即绛珠草果实的颜色。总之,产出更高质量的内容是我们永远的目标。Life's shit, but I'm loving it.
  
TEO
  2024年11月15日,网站开始文章内容的全面整理和修订,一直到现在才有时间进行到这一部分,羞愧不已。
  由于资料繁杂,并且编辑器需要重新进行不同程度的适配,因此所需要的周期较长。此次修订预计会在三日内完成大体整理,一周内完成细节增补。
  此次修订并不会开启网站维护模式,期间网站可以正常进行访问。不过,当进入作品文章页面时,文章可能处于修订状态,进而导致文章排版混乱等影响阅读体验的情况。这并非错误,文章修订完成后会立即恢复正常,特此说明。
TEO
北京时间2024-11-11 18:40:09,2024-11-12 01:23:43我们的服务器遭受到多次恶意流量攻击,为了保护网站数据,我们紧急启动了安全防护,暂停访问。攻击评估后我们第一时间恢复了网站的正常运行,因此所带来的影响我们深表歉意。
本网站的知识产权均受法律保护,此次攻击未导致网站任一部分受损,后续我们将继续追踪攻击者IP,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网站的正当权益。
TEO
〈赋得艰难苦恨·苦秋徐忆师〉
  繁霜恒冠色,潦倒望登台。
  白马探丸赤,西秋俱客哀。
  九水氤无切,关山断积皑。
  狂驰唯怜我,不可至没材。
TEO
周末加班,已近凌晨一点,以现在的进度来讲,在下一个周末(11月2日)孤竹编·卷三便能拟完一部分并更新。为了督促自己,所以发了这篇帖子当个flag,以确保进度的正常推进。
TEO
近些时候在整理书稿时一时兴起写了两个Demo,一些新意象,新心境的出现使我产生了下一个集的想法,但是从起笔上来看,还是没有摆脱龙场民诗稿的写作技法,创新方面很有限,这就削减了这集子存在的必要性,所以这个想法恐怕要等到合适的契机。但最近孤竹编·卷三是实实在在的在理了,总而言之,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的拿出一点新的东西。网站最近要测试,希望各个板块都有一些帖子拿出来,所以我就拿我搁置已久的创作方面来聊一聊,也算是督促一下自己。

塞外行
云水柳雁旋,风尘梅岭行。
若木飞蓬曝,月漏白铁腥。
窟寒马伤骨,沙卧夜观荧。
昨夜梦应是,胡音不堪听。
  
北人生北,北土其故。
甘之甘之,隅枳桑户

被迫害惯了,所以有一版协律版本:
塞外行
云水柳旋雁,风尘梅岭陉。
谷禺飞旄曝,月漏白弰腥。
窟寒马伤骨,沙卧夜观荧。
昨夜梦应是,胡音不堪听。 
TEO
  按照顺序我现在写下关于 life 方面的帖子用以测试移动端的随笔撰写与发布。
  关于生活方面我能讲的太少,肯定绕不开写作,而我实际上非常的避讳讨论过往的写作,我认为那是对过往的过于留恋,不利于我的步伐。但是我想现在的随笔给了我一个机会,去浅谈一下。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给你》,这套组诗的一开始实际上非常简单,正如我所写的,它只是《一阵风》的一个回扣。但是由于情感的层层递进,慢慢地发展成了现在这包含七首的组诗,我也便删除了第一版草稿上的"致一阵风”,它成了一个独立的存在。
  同样删除的还有第一版的“海诗打版”。这里的海是指海子。在那一段时间,我的情绪变得异常的低落和敏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真正意义上读懂了海子的诗,大受触动,写了《给你》的第一首,毫无疑问这首诗里充满了海子的影子,于是在题目后面我加上了打板。但是随着这套组诗的不断写作,我觉得这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我在表达我的情感,我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打板这个时候就显得表达的不够恰当,作为读者的第一个信息,会盖住自己的表达,所以我删除了开头的打版,但在诗里不断的提及海子,作为意象出现,在不影响我表达的同时,展现出海子对我写作的影响。
  我还想谈一下关于写这几首诗的时候,一些有趣的点。比如在写第二首的时候,我特别想要一个意象,或者说来自海子的表达,元素。这个元素要足够地具有概括性。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土。代表母亲河的黄河,其雄浑的黄色,便来自于土。五色土用于祭祀,象征着某种神力。小孩子不懂事时候玩耍,玩泥巴。稍长大一些,男的讨取功名,叫泥金帖,女的要给自己找一个好归宿,那时候就要搬出泥封的女儿红。到老了,又归于一捧黄土。这个意象概括性,使我的那一刻顿生开阔之感。但是疲于笔力,我认为最后没能把这个意象串联很好。
  在第三首诗的时候出现了长发的人,长发披散在草原奔驰而过颇有一种侠士的气息。其实还有更有趣的一面,之所以要写长发的人,是因为当时我理了寸头。从当时的视角来看,有一层非常浅显的意思在于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人,但他不能是我。于是“长发的人,你应该嫁给这样的人;牵着你的手,穿过草原。”
  上面这句诗让很多人想到了情爱,并且非常潦草的将这套组诗归结为爱情诗。我觉得这是不符合我写作的野心的。至少浅显到可怕。我之前有一首古体诗的诗题叫不吊膀子歌,吊膀子是浙江的方言,相当于谈恋爱,或者说拍拖。我接触这个词最早来源于鲁迅的“蟋蟀吊膀子”,在这个非常戏谑的一个题目下,我用了非常沉的韵脚。用来叙述个人命运的感叹,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心。我的写作初始立意是在当代一些非常浅薄的情爱关系之下,人应该还具有着更为深沉的情感与思考。《给你》同样是在看似情爱的基础之上讨论着更为深层的问题,而在这首诗中达到这个目的的桥梁,我选用了民俗,宗教。宗教基本上覆盖全诗。
  另一个值得讨论的点是就是诗的篇幅。我觉得这七首诗的写作就是把我整个的写作过程压缩出来表现。表达欲让这七首诗一首比一首更加的篇幅膨胀。
   近些时日染了风寒,精力不佳,按理来讲不应该写东西,但是想是随笔,便不顾那么多了,随意地聊一聊。关于写作还有很多有趣的点,往后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