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九歌图》·宋·佚名
醴兰鹓兮,喈喈夏頀。
「醴兰的雏鹓啊,声音宛若古乐曲夏和頀」
矊洸有蒙,浣絺中露。
「可我看你不见,你洗衣的地方染满了雾」
沅茝鹓兮,咬咬蓁岵。
「沅茝的雏鹓啊,轻鸣声来自茂密的林树」
騄駬有痡,椉翟中澍。
「可我追你不上,你的华丽翟车不因雨缚」
辰若鹓兮,翙翙柏馥。
「辰若的雏鹓啊,翙翙振翅在柏树的香馥」
茀潀有岨,襭薹中霿。
「可我寻你不得,你在山上掸去薹草的露」
琅玕青青,蓂荚邻邻。
「琅玕颜色青青,蓂荚茂密生长彼此相邻」
浮萍浮荇,总葛溯荥。
「拨开水面萍荇,清早在湖边漂洗着衣物」
诞弥野马,沄荼滢瑛。
「湖面弥漫晨雾,波浪如荼白闪光像玉瑛」
慆衣黼黻,滋芩濯菁。
「曾经身着华服,现在于此洗着芩草和菁」
滋芩濯菁,匪好蚨青。
「洗着苓草和菁,并不是喜欢这水的冰凉」
匪好蚨青,涘俟澂音。
「不是喜欢冰凉,是在水边等待你的诚音」
暮昕冥冥,玑澜霪霪。
「天已接近昏暗,雨像珠子一样落下不停」
芣苡荴施,间关軨凭。
「芣苡肆意生长,车轮颠簸不断去扶车栏」
鸋鴂有琅,曷之周行。
「小人言恶不休,怎么去那宽敞的大路呢」
幢荡漾滉,孰舫艅艎。
「波浪动荡不止,谁和我携手共渡风浪呢」
徐言玉珂,辔策无吪。
「吩咐车辆缓驶,车夫的策鞭停止了挥动」
念而后车,来复我辙。
「心念着你的车,过来会再经过我的车辙」
潺谿连玭,冉涨秋濒。
「泪水如珠滴落,渐渐地花了脸上的妆容」
若欲我近,爰斫明薪。
「你想要亲近我,到哪里去做婚姻准备呢」
蕳诸訚訚,岫潏泠泠。
「兰草芳香四起,山中涌出泉水送来轻凉」
騕褭纚矞,裛芳岭巆。
「神马奔向彩云,我到山深处去采集芳行」
渭演噤泾,唯嵚唯行。
「浊者渐渐匿迹,到山深处去到山深处去」
总角思宴,天被觿灵。
「所困儿时欢乐,天赐我解开它们的福气」
攗蔚摭蘼,揽橦塈萍。
「采起蔚草和靡,采起橦木花和水中的萍」
迺律迺琯,缡缨蕤珉。
「将它们编织好,缡缨上充满了装饰的珉」
睽杻迋栲,参商僌宁。
「背离隰往山去,参商两颗星和谐地运行」
式睢沆漭,昂氐磷磷。
「仰望那星空啊,星星如水中石一样洁明」
于旂瑟旻,翚翚旐旍。
「那洁净天空啊,漂浮着众多的旐和旍旗」
渰楣滃栋,瓀欐㻞橉。
「云做楣和栋梁,美玉雕成大房梁和门槛」
瑚琏珽穆,袭雯听廷。
「云官天帝严肃,穿着彩云听着天帝命令」
薄采芳帙,筠珏环琴。
「你们广集芳行,将它们编成和谐的乐曲」
亦莅澩猗,滋匪休琳。
「到时涸的澩去,施与他们美好的和幸福」
鞉兮鼓兮,嫽兮襵兮。
「响起美妙鼓声,舞女美妙,撩动着裙褶」
伣兮塵尾,柷繄繇些。
「挥动手中塵尾,再继续演奏美妙的乐曲」
旻烶隰灺,朒涸籥禋。
「烛赤低处落尘,虔诚祈祷白玉桂宫复圆」
香歊幠翳,㿥㿥龢溟。
「香气上升如盖,汇为白羽般和宁的海洋」
眢窠叆霼,漦霖呴蓱。
「低洼云雾笼盖,雨神吞吐龙气化为淫雨」
历历璇玑,魁杓帝星。
「唯有星辰明亮,闪烁指引着帝星的方向」
策兮策兮,往我昔邠。
「挥动手中马鞭,前往到我的故国:邠去」
昔邠邈兮,在景之京。
「到故国邠很远,它在那高高无比的山冈」
无衣縓锦,縓锦有類。
「不要去穿縓锦,縓锦因上面有结而不平」
无祡枢楛,枢楛有瘿。
「不砍枢楛祭祀,枢楛不正直上长有树结」
葛藟蝮獍,靡斁靡省。
「山中有蝮和獍,不厌恶也不会感到害怕」
有芷有苓,维駹是憬。
「山中有芷和苓,骑着我的马儿到山里去」
迷阳迷阳,曷碍我往。
「山中棘刺迷阳,为什么要阻碍我去前往」
天陨凉霜,复曳我裳。
「天空渐下凉霜,又来挽留牵扯我的衣裳」
班鸿鬻鬻,射的苍苍。
「离群鸿雁哀鸣,仙山飘渺云起雾绕苍苍」
泰元幽渺,媪神阆阆。
「青天辽阔悠远,九万里下大地无边无际」
宿昔惆怅,日心愁长。
「未央惆怅不止,白日心忧反复愁思难量」
君命昌黄,君命独伤。
「秋中夏螓远去,伊独令我送目暗自神伤」
译后注
在原先译文手稿的基础上,自己添补了空缺的部分,终于完成了这篇被搁置很久的译文。
我个人是不太支持诗词译文的,因为文言的圆融性,在诗词创作之初,诗人就借助这一特性,埋藏了很多情感,这些情感以一主情感为基础,徐徐发散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一特性是文言所独有的,白话切入就需要固定角度,当你试图单纯从白话切入角度切割理解文言的时候,其就会失于原有。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选择搁置的原因,文言的寓意就应该交由读者自己发掘,任何版本的译文只能提供参考。由于读者阅历或者年纪的变化,切入角度可能有不同,其寓意也会随之改变。我曾把背「bèi」理解为了背「bēi」,顿生开阔境界,尽管很短的停顿之后自己反应过来,但所带来的境界,学习效果和相似境界开阔的作品无异,这也是文言阅读的魅力所在。
而让我选择补全手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醴兰是仿诗经体,整体风格晦涩,有译文,方便读者理解一点。醴兰作为我写作长诗的第一次尝试,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换韵问题。在创作中,自己没有意识到换韵的重要性,为了相对的和谐,即使在诗歌最长的部分也没有选择换韵。
醴兰的韵脚,方向上是定在取诗经之“意”,即采用现代口头和谐的韵脚。因为诗经所采用的韵书已经无从考证。取诗经中的诗,摘韵脚来用,又无法摆脱原诗所带来的影响,个别字,由于语言的演化,其入韵与否也存在争议,入韵的字在现代也有不和谐之处。最终我们决定取诗经之“意”,诗经有一部分是古代口头传诵,醴兰就采用了现代口头的压韵,看似是对传统的背离,实际上,也算是复原这类诗体的韵律感和一部分活力。这个“意”是极为宽泛的概念,在和谐之下,我们连前后鼻音都没有区分,合为一韵。
尽管如此,长诗篇的写作,不换韵,也使可用的韵脚十分有限,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内容的发展,加之篇幅的长度,读者就会产生厌倦感。
但是在抛开一些问题之后,醴兰也有可取之处,也有优美可言。不应该让它因为晦涩问题而被埋住。毕竟所谓的韵之美也是在传诵的基础上建立的。
二是由于醴兰的创作环境,没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文献。对于一个长篇诗作来说,资源捉襟见肘。因此当时并没有能够像其他诗一样做相关的注解。再加之其复杂程度,久而久之,很有可能失掉创作中比较初始的立意点,如果没有白话译文切入一个基础角度的话,然后加以发散的话,那么后期的校正将是一个极为困难的过程,或者说希望渺茫。
本次的翻译尽管是补全,但是依旧没有采用全译。一共删除了两次。第一处是“蕳诸訚訚,岫潏泠泠。”的同音双意。我认为这是正文之外添彩的一点,属于埋下待发掘的薄薄一层,不影响情节的发展,不做翻译。另一处是束尾。束尾在诗词中是相当重要,如在采莲歌中没有最后一句,那么整个是都会废掉。也正是最后一句,上升了整首诗的高度。醴兰的束尾是极需“意会”的,可以说“意会”也是表达的一部分。翻译情节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理解,但如果翻译束尾的,就会破坏掉原有的含义。因此不做翻译。
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点,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任何版本的译文只提供参考。将文言失去原有的是,单纯以译文为标准来理解文言,认为单单一个角度就是文言涵盖的所有,而不做旁的思索。需要知道文言是多层次,蕴含着想象力和活力的。写作是思索的痕迹,同时思索使已就的写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文言译文,需考量的要点很多,是不断权衡取舍的结果。此次翻译时间较为紧迫,本人能力有限,若存在不当之处或更好的译法,还请不吝指正。
束尾:礐之渰之,咢之跹之。擿髴煦冁,褎之啴之。䓲 之岊之,俇之悱之。飗贲敷颲,爁之炜之。瀯之趑之,怊之瞢之。欷累蔑烝,皫之酲之。